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指导 > 论文致谢

毕业论文致谢火了苏正民: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步比别人晚不要紧

作者:佚名 来源:未知 日期:2024-6-26 10:51:42 人气: 标签:专科毕业论文致谢
导读:最近,中南财经大学的学生苏正民和南京大学电子学院的“学霸”陈时鑫有点火。他们都是从凉山走出来的孩子,巧的是,几乎在同一时间,他们都因为毕业论文致谢而出…

  最近,中南财经大学的学生苏正民和南京大学电子学院的“学霸”陈时鑫有点火。他们都是从凉山走出来的孩子,巧的是,几乎在同一时间,他们都因为毕业论文致谢而出圈。

  对于自己的未来,苏正民有着许多憧憬,从早些年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,到现在打算毕业后返乡做一些事,希望在凉山17个县市建爱心书屋。这些年的经历潜移默化地让他的想法发生变化。

  虽然同是来自凉山,但苏正民表示,自己并不认识陈时鑫,希望有机会能结识这位优秀的学霸。当记者将这一信息告知陈时鑫后,他问记者要了苏正民的微信,表示会联系对方。

  苏正民的毕业论文致谢有点“啰嗦”,他在结尾的致谢部分,用6000多字回顾了自己的求学之,并一一感谢65位帮助过他的好心人。这篇不寻常的毕业论文致谢无意中披露到了网上,让人看到了一名贫困学子求学的不易。

  这么多年,苏正民第一个要感谢的人是自己的父亲。他回忆说,自己的父亲只读过三年小学,虽喜欢读书,无奈家里太穷不得不放弃。“但父亲一直有执念,觉得知识能改变命运。为了弥补自己无缘学堂的遗憾,他把我们三个孩子都送进了学校。”

  上小学之后,直到三年级,他才听懂同学们说的普通话。考初中的时候,家里没有课外读物,只有父亲打工的时候会捡一些废旧书本回家,里面有金庸小说《倚天屠龙记》《连城诀》,也有名著《水浒传》《西游记》等。这些书里有很多字,苏正民不认识。于是,父亲又从亲戚那儿要来了一本被翻烂的字典,边翻字典边看书成了他最大的兴趣爱好。

  小升初的时候,考题里恰好有一些题目涉及他翻阅过的名著,苏正民阴差阳错考上了一所当地比较好的初中。但无奈基础不牢,跟不上学习进度,倍感压力的他萌生了的想法。当他把这一念头和爸妈细说的时候,当天父亲就请他吃了一顿“竹笋炒腊肉”。“那一次,爸妈苦口婆心地劝说我。我父亲在砖厂工作,母亲没有读过一,是环卫工人,平时风吹日晒,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。于是,我打消了的念头,返校后我更努力了,躲在被窝里恶补教辅书和试卷,拼命做题,着自己跟上了学习。”

  好景不长,初一那年,积劳成疾的父亲离世了,年仅38岁。让苏正痛的是,体检结果显示父亲的心、肝、肺都不好,医生都不敢相信那是一名30多岁青壮年的身体。家里没什么积蓄,他和姐姐默默选择了。

  后,姐姐外出打工,苏正民则留在家里种地。一个多月后,在和学校的帮助下,他重返教室。这件事被有“张妈妈”之称的热心助学的记者张俊兰知晓,为他联系到了每年2000元的定向助学金,当地还为他家里申请了低保。2017年,苏正民如愿考上了中南财经大学民商法专业,走出了大山。

  2019年,苏正民参加湖北省“百生讲坛”比赛,这次经历让他的普通话有了突飞猛进。他自信满满地讲述了大凉山里的故事,收获了无数掌声。

  那一年,苏正民发起了凉山阿依助学计划,他号召捐助者每天捐出1元钱。“起初只有七八个人,后来慢慢吸引了全国其他高校的师生,甚至还有、南京、成都等地的捐助者。这几年来,捐助者的人数扩大到了217人,其中以大学生为主,也有几位退休的好心人。”苏正民告诉记者,阿依助学计划的发起是水到渠成的结果,早在2017年高中毕业后,他就跟着凉山的公益组织参加各类教育基金会、教育扶贫活动,还担任了夏令营、冬令营的志愿者,有了不少经验。于是,也斗胆试水了一个小小的助学计划。

  随着国家对贫困学子的帮扶越来越多,凉山阿依助学计划的帮扶重点从物质转向了。这是因为“这几年,因为政策利好,只要学生们愿意读下去,不会再有那么大的经济负担。但我希望他们能转变观念,从‘要我读书’,变成‘我要读书’。我希望这个计划能多影响一些学生,让他们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”。

  去年9月份被学校保研的他加入了研究生支教团,最近,身为支教团团长的他有点忙。原来,他在为7月份返乡支教做准备,还打算在凉山开设一个夏令营。眼下他有一个小目标,即通过阿依助学计划和专项基金,为凉山17县市建乡村书屋。“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书,儿时的书对我的人生影响挺大的。目前,我们在西昌已经有一个书屋了,我希望能推广到其他县市,让这些公益书屋能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。派出大学生志愿者周六上午为他们作业,下午进行经典阅读的分享,周日开展美术、舞蹈、音乐等素质拓展课。我觉得一个爱阅读的人,人生充满了更多希望和可能。当然,建书屋的阻力和压力都特别大,很多事还需要筹备。”苏正民告诉记者。

  “最近还有一个和你一样从凉山走出来的学生火了,他叫陈时鑫,你知道他吗?”当记者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,苏正民显得有些小兴奋。“知道知道,我特别想认识他,有机会能成为朋友。希望你能引荐一下。”

  和苏正民一样备受关注的陈时鑫最近婉拒了一切的采访,“我无意做一个‘网红’,希望有一天采访我是因为我的科研”。

  他给记者发来了一段话。“感谢朋友们的报道,介绍我的致谢,我也收到了许多身边朋友的关注和问候,真的谢谢大家!从大山脚下到读博,我走了一条很长的。有幸一从小村到城市,从大山到平原,从中国西部到东部,这不容易。但我的成长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,母校的培养,师长的提携,父母的养育之恩,朋友的鼓励交流,我的努力可能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。我想还有许多人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青春,我可能只是有幸被选做一个代表被看见,每个认真努力的人都值得一个大大的赞。‘那些过我的老师,千山万水,永念;那些同行求学的伙伴,经年,情谊如金。’借这句话,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!”

  “教育和知识为我打开了一条世界的通道,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,让那里的教育质量有了改善,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学子能够走出大山,实现梦想,回馈家乡。”陈时鑫表示,未来的求学阶段,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挑战,他还会经历的成长,也许。热度终会散去,他还是更希望潜心科研,真正做出对国家、对社会有益的工作。

  苏正民:会的,一开始会有点自卑,上大学的时候,起初我很内向,不敢和别人交流。可以说人走出了大山,心还是没走出来。但后来我意识到,一个自信、乐观、开朗的人,会比自卑的人获得更多机会,我渐渐开始。我是1998年出生的,因为晚上学好几年,今年才本科毕业。但这没什么,今天早上我还看到一则新闻,有个“微笑女孩”虽然因病没上过小学,却凭借自学考上重点中学,后来还考入大学。起步比别人晚并不代表什么,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即便某个阶段落后了,如果能下去的话,也是有希望实现个人价值的。

  苏正民:早些年,我的理想是走出大山,让一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,住上大房子。但这几年,我觉得这样的目标对我而言没有太大吸引力了。追求物质条件改善无可厚非。但它其实没有像小时候那样难以实现了。我的姐姐有自己的工作,妹妹也在西南医科大学就读,未来这一切不再遥远。

  现在我的目标是多学点知识,以后读研、读博,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,再回到家乡尽一份力。观念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帮助过我的张妈妈。她对我的人生观、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让我觉得十分震撼。教科书里的伟大的人离我很遥远,而张妈妈就是在我身边的人。当时我年纪不大,只是有小小的触动,随着我对她的事迹了解得越来越多,冲击了我以前的想法和观念。

  我毕业后还没想好要做什么,大致有三个方向:一是到基层团委工作,为更多青年服务。不是要他们回到大山,而是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、成长,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;二是做教育,返乡当老师;三是当大学生村官、选调生。先不要给自己设限,未来的还很长。

  苏正民:本来这篇文章是写给指导老师的,我朋友圈发了节选。后来有一家的记者和我说大一的时候就留意到了我,希望我提供一些素材,我就将论文致谢给到对方,没想到被后引起那么大的反响。我受到了很多鼓励,也受到了不少和。有人觉得我要蹭热度,想要出圈,我投机取巧。我没有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,却被说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。一时之间有点难受。但这几天心情渐渐平复下来,做自己想做的,让别人去说吧。

  
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没有资料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发表评论
姓 名:
验证码: